亚当-斯密,西方性善论者

西方现代经济学鼻祖亚当-斯密在其名著《道德情操论》第一卷第一篇第一章“论同情”开头就写道:

“无论人们会认为某人怎样自私,这个人的天赋中总是明显地存在着这样一些本性,这些本性使他关心别人的命运,把别人的幸福看成是自己的事情,虽然他除了看到别人幸福而感到高兴以外,一无所得。这种本性就是怜悯或同情,就是当我们看到或逼真地想象到他人的不幸遭遇时所产生的感情。我们常为他人的悲哀而感伤,这是显而易见的事实,不需要用什么实例来证明。这种情感同人性中所有其它的原始感情一样,决不只是品行高尚的人才具备,虽然他们在这方面的感受可能最敏锐。最大的恶棍,极其严重地违犯社会法律的人,也不会全然丧失同情心。”(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

尽管深浅不同,亚当-斯密上述言论与儒家性善论、良知说遥相契合。

“关心别人的命运,把别人的幸福看成是自己的事情”之类怜悯同情之类的感情,就是孟子所言人皆有之的恻隐之心,人的“善端”,孟子视之为人之本性(实则属于本性的作用)。在该书中,亚当斯密还从道德心理学角度对人的行为动机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认为人的自爱动机天然地受到“同情”机制的平衡和制约,从而使人的求利激情得到抑制和缓和,使人的逐利行为合乎道德规范和正义的基本要求。

自私与“道德情操”不仅不矛盾,而且自私作为生命本能,本身就是一种天理天道。不论是“自私的欲望”还是“欲望的自私”,本身都是超越善恶概念的至善—–且不说别的,没有这种“自私的欲望”还是“欲望的自私”,人类生命的延续将成为不可能。这种“自私的欲望”发而为行为,只要不损人,就符合道德原则。

同时,利己行为客观上往往会产生利他作用,私利变成公益。亚当斯密在另一部名著《国富论》中认为,受利己心激励的理性的经济人在“看不见的手”引导下追逐自身利益的行为,往往会无意识地促进社会的利益。斯密曰:“他守着一只看不见的手的指导,去尽力达到一个并非他本意想要达到的目的。他追求自己的利益,往往使他能比在真正出于本意的情况下更有效地促进社会利益。”

东海定律之一:古今中外种种学说体系,正确度、真理性愈高,愈能与儒家相通。在东海儒眼里,亚当-斯密堪称为西方性善论者。2008-11-27东海老人
首发《民主论坛》http://asiademo.org/g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