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关于日本的文字,很容易得罪人的,不是得罪这边,就是得罪那边。我极力提醒自己,一定要实事求是。即使是日本的朋友来看,也不会觉得我是个背后讲坏话的家伙。

日本是个极为讲究整洁的国家,每个人都这么说。街道很清洁,这个不用说了。不过美国的街道也比较清洁,所以对我来说,反差不大。就说说卫生间及澡堂子吧。我在长野县野泽小镇住在一个家庭式日式旅馆,进大门就脱鞋,到了旅馆房间,发现里面没有卫生间!这下坏了,难道是公共卫生间和洗澡间?!自从大学毕业以来,我就没有再次进入那种噩梦的机会。我真的很正常,真的没有洁癖,不过在旅馆上公共厕所?对我来说,难度忒大了点。

整个楼层有7,8个房间,男女卫生间各一间,每间有两只马桶。出乎意料,很干净,并且始终保持干净。这个也没有什么稀奇。我回国去,不要说浦东机场了,一般稍为像样点的场所,卫生间也都比较清洁。不过,据我的观察,那是因为总有专人打扫。而这个家庭式旅馆,三层楼,能接待几十口人,却只有4个人工作,老夫妻俩每天要买菜做饭,清晰被褥,收拾东西,一个女孩子帮忙,还有一个是新西兰的小伙子,负责接待讲英语的外国游客(很多澳洲人到日本滑雪)。我很少看到有人打扫卫生间,实际上,一次也没有。也就是说,保持干净,是大家的功劳,而不是清洁工的功劳。

旅馆里还有一个澡堂子,跟我在大学里的那种学生澡堂几乎一样,只是多了一个泡澡池。大学里也有泡澡池,我从来不敢光顾,也不知道同学中间有谁光顾过 - 那不是直接找病生嘛。可是那个旅馆的客人在冲澡完毕以后,总要到清澈见底,装修高雅的泡澡池里去泡上一泡,消除一天玩乐的疲惫。还有,镇上有免费的公共澡堂,谁都可以随便逛到那里去,舒舒服服泡个天然温泉。

说实话,我当时是有点顾忌的。我去的公共温泉就是“大汤”,估计有些历史了。热水池是木制的,边上已经磨损,并且有些滑唧唧的。要我跳到那里去,和那些我根本不认识的何许人,去泡澡,。。。要知道,病菌很会游泳的,而且非常乐于摆脱一个业已征服的肉体,去往新鲜的乐土。

完全是出于对日本的享有国际声誉的清洁的信任,以及对温泉中硫黄的杀菌能力的信任,我义无反顾地跳下去了。

说实话,如果没有这种清洁的要求,公共温泉澡堂恐怕早已不存在了。可是在东京那样寸土寸金的大城市,哪能家家户户有泡澡池呢。

在出发之前,我看了一些旅游手册。几乎每一本书都要讲到,去日本该如何在门口脱鞋。有一个作者是美国人,从小跟着父母在北海道一个偏远的小城市长大。她说到,曾经住到一家日本人那里去,女主人认为她很没有教养,因为她虽然熟知如何在门口脱鞋,却没有将脱下来的鞋,平行地摆放在鞋架上,鞋尖朝外。

在电影《死亡诗社》里有一个父亲,因强迫儿子学医,致使儿子自杀。这位父亲在临睡前,总要将自己的拖鞋摆放得整整齐齐,一丝不乱。
我在野泽旅馆的公共卫生间里,也总是发现摆放得整整齐齐,一丝不乱的拖鞋。去餐馆吃饭,换拖鞋时请千万小心,绝对不要将袜子踏上地面,应当直接踏进拖鞋,否则可就要受人鄙视了。

说到这里,我想起我的一个备受歧视的朋友。这位朋友从小处处遭人嘲笑,因为他有洁癖。他有一次到我家来小住,不到一个月,一个人用光两块香皂。他一般不邀请别人到自己家去,如果有一位非常要好的朋友获此殊荣,他会在门口喝其止步,
“站在那儿别动,对,就那儿,别超过那条线!等我拿拖鞋给你。”
后来这位朋友在大学里上《精神病学》,反省道,“我这是强迫症,不太严重,轻度的。”

我可不是说,日本人个个都是强迫症。不过,我认为整洁这个事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标准。譬如说我住的小区里面,有一家人养了两只小野鸭,很可爱,即使是他们的院子里铺满鸭粪,他们可一点不介意。而他们的邻居对那样的院子简直无法忍受。但别人家的事,邻居可管不着。

既然每个人的标准不同,把整个国家整个民族的整洁观,都统一到一个标准里面,不会出问题吗?这种标准的统一,并不是通过法律条文来实现的,违反了,就要受到刑事处罚。而是有不成文的社会规范,无处不在的群众的眼光来监督。
正因如此,才更为有力更为可怕。当你不那么想要求整洁的时候,总有老师,同学,同事,邻居,甚至路人,时时提醒你,“那是不体面的”,“那是堕落”,“你应该象大家一样”。。。在大家的监督和帮助下,你就只能保持那个社会所规定的整洁标准。虽然这个整洁标准过于女性化,过于严格,很难为其他民族所认同。

在我住的小区里,并没有规定不允许养鸭。但如果人人鄙视那个院子里满地鸭粪的人家,不同他来往,从精神上把他隔离。虽然他没有违反任何法律和小区管理规章,他也只能要么放弃两个小鸭子,把院子弄干净,要么搬走了事。幸好这里并没有这样的社会规范,邻居也只能让养鸭子的人自行其事。

日本是一个人人能自行其事的国家吗?他们似乎热衷于把什么东西都统一到一个标准里面。

比如说,前天我看美食节目的时候,一个法国面包师做点心。这种点心因为很受欢迎,每天都需要大量供货,可还是纯手工完成。“纯手工”,在这个高科技时代,几乎成了高标准的代名词。尤其是历史悠久的店家,几乎把“纯手工”作为座右铭。所以当我在日本发现,那些号称“百年老店”的店家,居然若无其事,堂而皇之地用机器来做那些人形烧,鱼形烧,我很惊讶。虽然每个产品都用模具压得一样好看,效率也很高,可那跟麦当劳又有什么不同呢?包装得如此精细的特产盒子,里面的内容跟一只汉堡包也没有太大差别啊。

大家都说,日本人很团结,虽然个体不一定优秀,却更容易成功。我没在日本长期待过,很不了解情况。从一些“了解情况”的人写的书来看,日本人总是倾向于自己属于一个集体。即使在非工作场合,他们在向人介绍自己时,不直接说,“我是某某”,而喜欢说,“我是 Sony 公司的某某”。

日本人的团结,大概是出于对集体的依赖,和对权威的服从。自己一个人,他感到不安全。这也许跟日本的地理环境有关吧。日本的地理环境不能说优越,资源又很缺乏,在科学技术还没有发展起来的时候,靠个人的力量往往无法生存。只有依赖一个集体,听从一个指挥,万众一心,才能战胜恶劣的环境。

可是,我总觉得日本人绷得太紧了。尤其是在现代社会,由于西方文化的影响,个性发展已经成为普遍共识。总把个人装在一个框架里面,未免气闷。日本有一些很奇怪的解闷的办法。比如说,东京的涩谷地区,最近开始流行一种“年轻女仆咖啡馆”。那里的招待员都是年轻女孩子,穿着女仆的服装。顾客一般是男性。如果他愿意,可以出钱,(你想岔了吧?一点不色情),让一个“女仆”陪自己玩儿童游戏。他们怎么都郁闷到这份儿上了呢?

还有一个现象,我深为不解。日本街头的年轻男孩子极为女性化。有时候明明看到两个闺中密友手挽手逛街,后来发现原来是小俩口。要是按照美国傻大粗的标准,日本男孩子个个都是同性恋。但他们又明明不是。随着流行风潮,这种中性化已经遍及东亚各地。这难道是对过去男性传统的叛逆,还是男女大同,两性平等的要求,抑或是人口密度太高,神秘的生命基因要求雄性中性化,以降低繁殖率?

作为结尾,我想提一下,中国虽然需要学习日本的一些东西,但不需要学习整洁。那仅仅是民族习惯。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卫生习惯和标准。单从国家发展来说,爱整洁的英国,荷兰,德国,都曾经强大,不太爱整洁的意大利,西班牙,法国也曾经强大,美国的整洁程度介于两者之间。把讲究整洁作为日本的优势,毫无道理。